
設想一下,在四十九歲的時候,我們會在做什么,是否還保留著步入公司那一刻心中的激情?是否還惦記著入職前夕曾許下的誓言?是否還踐行著肩膀上屬于自己的責任?大多數人都不能準確地說出心中的聲音,而對于河北京東管業有限公司鑄管廠維修工段段長侯朝海來說,答案是肯定的。

侯朝海,1971年生人,2018年自河北京東管業有限公司生產設備處調至鑄管廠維修處擔任段長一職。
新的工作和新的環境對他來說是不小的挑戰,而段長的職責又要求他必須不負眾望地在短時間內扛起新的重擔,可知識的掌握和實踐經驗的累積哪能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他深諳其中的道理,于是重新拿起書本做回學生,在短時間內就扛起了新的重擔。

了解了自己的崗位職責之后,侯朝海立刻“持證”上崗,作為維修處的一員,保護各項生產設備的穩定運行是他的責任。去年鑄管廠鍋爐發生了一次嚴重的損壞,軟水機頭損壞,而備用的機頭還未修復完成,生產線被迫停產,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這個機頭問題很大,一個月基本要壞一次,而且每次修復都要返廠”侯段長在采訪中提到,由于鍋爐使用水量巨大,機頭經常結垢、腐蝕或者被砂礫堵塞而導致損壞,每次返廠修復要花費很長時間和很高額的費用,而如果遇到機頭和備用機頭同時損壞的情況,會造成嚴重的停產和經濟損失。了解了詳細情況的侯朝海于是根據鍋爐房內具體情況做出了自主改善,機頭易被腐蝕就加濾網過濾水中雜質,方案初步設定,侯段長立刻動手開始在庫房中找可以用到的材料,而角落里一個廢棄濾芯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當時就想,光是加濾網也就能起到一丁點的作用,可是如果在入水口加裝濾芯,會不會有更大的改進”,有了眉目的侯段長便開始行動,用濾芯+過濾網的雙重過濾方法,完全濾掉水中的細砂,極大地凈化了水質,濾芯更是庫房中濾油機上更換下來的舊物,絲毫沒有成本。今年再對機頭進行例行檢查時,沒有發現任何腐蝕和損壞,預計可以從以往幾乎一個月一次的維修頻率變為兩年一次,節約人力資源和維修費用,此次改善項目還獲得了河北京東管業有限公司“自主改善”三等獎。
“其實這都是我的本職工作,如果我連工作都做不好,實在是不適合再繼續呆在這個崗位上”,聊起曾獲得的獎項,侯段長的臉上沒有自滿和驕傲,有的只是履行工作職責的堅定。


水泵房是京東的重要供水環節,水泵房的供水系統如果損壞,會對整個廠的全部產線帶來影響,去年在一次例行檢查時,維修班發現水泵細管一直不能注滿水,經過一番檢查后發現是底閥損壞,因腐蝕出現間隙,于是侯段長召集人員著手維修,在接近三天的拆卸重組過程中,他聽到負責人說這里的細管經常損壞,每次換水都需要大量人工,出現問題還要緊急維護。
這樣的抱怨引起了侯段長的注意,他結合附近情況,仔細研究了水泵的工作原理之后,決定對水泵房十幾臺水泵的閘閥和底閥進行技術改造,他在庫房找到了一個廢舊管道,稍微改裝之后做成了一個自吸罐來取消底閥,實用效果出乎意料,由原來的拆卸換水變成了現在的不再需要頻繁注水,只需要由一個人確保自吸罐中經常有水就可以保證正常工作的進行,極大地節省了人力資源。
5、6號中頻爐一直是員工頭疼的地方,爐內產生的粉塵和灰塵經?;旌现鴿鉄燂w的到處都是,在這里工作的員工即便總是帶著口罩作業但還是會被嗆到,不間斷的咳嗽聲給侯段長提了個醒,為了保證員工的身體健康,除塵工作刻不容緩。
仔細地考察了現場環境之后,侯段長發現由于地形狹窄,各個中頻爐相距不遠,采用傳統的除塵方法有巨大風險,風向可能帶動爐內火焰對工作人員造成誤傷,于是他采用封閉除塵的方法,在爐四周筑起墻體,并在頂端留一個窗口,讓吸塵裝置在頂端作業,不僅不需要人工操作,更保障了過程的安全,除塵之后的中頻爐車間再也沒有厚厚的塵土和濃到遮住視線的濃煙。也許這樣的除塵方法不能節約多少成本,可是對員工的健康保障是可觀的,對于環境的保護是真實奏效的。

平凡的崗位鑄就不凡的事業,憑借自己的經驗和細心觀察,侯段長多次提出的自主改善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并憑借多次優秀的改善成果,侯段長于去年榮獲了“精益自主改善標兵”的榮譽。每一個提出的自主改善方案都是侯段長的傾力投入,每一個獲得的榮譽獎都是對他職業素養的肯定。

“在其位,謀其職,我也只不過是做好了我該做的,做了些我可以做的而已”,作為河北京東管業有限公司鑄管廠維修處一名普通的段長,侯朝海也許不像那些“偉人”一樣有著足以被刊登、被報道的偉大事跡,但在平凡崗位上奮斗著、努力著的他一樣散發著光芒。

春天種下的種子不會在第二天就帶來果實,可秋天的金黃盛放在大地上的時候,延遲的滿足和收獲更令人欣慰。河北鑫達集團的每一個人都是這樣,他們在崗位上努力踐行著實干、踏實的作為和不疏忽、不出錯的不作為,守護著“百年強企”的夢,成就著“鑫達牌”的口碑。 |